银易配资网
在医疗领域,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对精准与高效的要求极高。当AI技术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时,如何让AI在严谨的医疗实践中既博学又可靠?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高少伟,以一款自主开发的“临床指南Agent(智能体)”,为医疗AI领域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医学指南Agent页面
01
从“信息海洋”到“一针见血”
AI智能体破解临床指南查询难题
临床指南,作为医生诊断、治疗和管理的“金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面对海量且快速更新的医学指南,医生们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精准提取和梳理。加之大量前沿指南以英文发布,语言障碍更是为非英语母语的医生增添了难度。
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知识储备丰富的通用大模型,虽知识储备丰富,但其“幻觉”问题——生成似是而非或完全错误的信息,让医生们难以完全信赖。
高少伟在临床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了这些痛点。“直到我接触到Agent技术,才发现它简直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的!”他兴奋地表示。
Agent技术强大的工具调用能力,仿佛为大模型装上了“手脚”,让它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能真正“深入实践”、精准执行复杂任务的实干家。它的潜力巨大,非常适合完成临床指南的精准化查询这项工作。
02
让AI学会“查文献”
每一步都可溯源
与传统的大语言模型(LLM)的单轮问答模式不同银易配资网,高少伟开发的临床指南Agent实现了从“单轮问答”到“多轮协作”的智能体模式飞跃。
高少伟指出,传统的LLM更侧重于单轮问答,即用户提出问题,它直接给出答案。虽然LLM的知识储备庞大,但面对需要多步骤协作和多信息源支持的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而这款临床指南Agent的核心竞争力,正来自于其背后精巧设计的工具箱。
它的工作流程分为精准的两步:首先,“查询索引工具”在预先构建的指南知识索引数据库中迅速定位相关指南文件或在线网页的“存储路径”,这里只查询路径,不直接给出内容;随后,“提取内容工具”会完整提取出该地址下的整段原文内容,而非碎片化的信息切片。

▲医学指南Agent页面
“医学知识的整体性对医生理解至关重要,如果指南内容被过度拆分、碎片化,可能会导致医生断章取义,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信息。”高少伟强调。
此外,该Agent严格遵守“辅助而非替代”原则,提供详尽参考文献及超链接,方便医生一键溯源、核对原文。面对多份指南的差异阐述,Agent会同时呈现并提示差异,将最终解释权和决策权交给医生。若问题超出既有指南库范围,Agent会诚实告知“未在指南库中查到”,而非用大模型的臆想来填充,保障临床安全。
03
查阅文献从半小时缩至1分钟
大大提升诊疗效率
目前,这款临床指南Agent已在中山一院麻醉科、疼痛科试用,暂未收到准确性不佳的反馈建议。据后台数据统计,日均提问量已超过100次。
一个直观的对比是,按照过往经验,医生查阅并梳理某一特定手术术式的麻醉管理要点,可能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而使用临床指南Agent后,基本一分钟内就能得到结构清晰、来源权威的答案。
中山一院麻醉科主任冯霞教授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前几天在门诊,我遇到了一位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特殊的患者,高度怀疑是一种名为‘平山病’的罕见疾病。过去,为了确保诊断的万无一失,我需要让患者先回家等待,自己查阅大量指南和文献,过程耗时且增加患者焦虑等待时间。现在,通过临床指南Agent查询,它能在极短时间内,从最规范、最权威的指南或文献中提取出关于‘平山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和治疗方案的所有关键信息,并且每一项内容都清晰标注出来源出处。这大大缩短了诊断周期,提升了诊疗效率,也增强了我们处理疑难杂症的信心和能力。”

▲医学指南Agent会标注参考文献和超链接
冯霞教授进一步阐释了Agent的深远意义:“医生个人再聪明、经验再丰富,其知识储备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疾病领域。这款Agent就相当于一位医疗领域的专业‘全能导师’,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填补知识盲区,尤其是在复杂的围手术期,为患者安全提供了又一层坚实的保障。同时,它对于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培训和诊断治疗能力提升,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他们决策的准确率和规范性。”
04
非编程背景的医生
如何做成AI智能体?
有趣的是,这款AI智能体的诞生本身,也是一个“人机协作”的故事。

▲高少伟医生
开发者高少伟虽无专业编程背景,但凭借对计算机知识的热爱和ChatGPT等AI工具的辅助,成功实现了“让AI辅助AI开发”的“氛围编程”(Vibe Coding)新范式。他利用AI作为智能助手,在代码补全、错误修正乃至代码生成等环节获得了巨大帮助。
这款临床指南Agent的诞生,高少伟主要负责提出核心构想并进行实践验证,而大量具体“代码实现”工作则由AI协助完成。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未来的医生角色将更加多元。我们不仅可以成为临床诊疗的专家,更可以成为利用AI技术推动医疗行业进步的创新者与赋能者。”高少伟感慨道。
未来,高少伟计划进一步扩展Agent支持的学科范围,补全更多临床指南,以服务于更广泛的医学领域和更多科室的医生。冯霞教授对此表示高度支持:“临床医生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AI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拥抱技术,发挥自主研发能力,我们就能抓住这次AI浪潮的机遇,助力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记者 | 景禾
通讯员 | 章智琦
编辑 | 白榆 责编 | 苏海宁
审核发布 | 李楠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银易配资网
N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